導讀:本回書提到的全光派,主要是指園區的全光局域網。
“說書唱戲勸人方,三條大路走中央?!?/p>
上回書說到——最近江湖上到處流傳著“全光派”的傳說,各幫人馬打著各自旗號,不斷攻城拔寨,擴大版圖,全光園區愈“建”愈烈。
光纖大家都知道吧?光纖傳輸具有帶寬大、抗干擾性強的優勢,光纖材料具備易獲得、低成本的屬性,因此,光纖成為當今最優質的通信傳輸媒質。
以光纖為基礎,全部采用光波技術完成信息傳輸和交換的寬帶網絡就是全光網絡。全光派因此得名。
本回書提到的全光派,主要是指園區的全光局域網。
Round 1網絡架構PK
從網絡架構來說,“以太全光”傳統三層網絡架構,需要多層匯聚,對以南北流量為主的上云業務支撐存明顯短板。匯聚交換機需要單獨本地供電,提升故障率和維護成本,長期增加能源消耗,不符合低碳綠色時代主流。網絡演進時需要大規模更換交換機設備,增加升級和維護成本。
相比而言,“POL無源全光”極簡二層網絡架構,天生匹配南北流量為主的上云業務。無源ODN(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,光分配網絡)網絡替代匯聚交換機,全程無需供電,無源替代有源,“0”故障。網絡演進時ODN網絡及局端設備無需更換,只需簡單升級終端設備,輕松低成本演進到下一代網絡。
Round 2帶寬PK
“以太全光”通過交換機下沉至房間,
理論上可做到萬兆帶寬1:1入室,
但實際受限于設備上行匯聚出口帶寬瓶頸
以及建網成本考慮,
依舊需要進行匯聚收斂。
而“POL無源全光”,
背靠PON家族
(E/GPON、XG-PON 、XGS-PON、50G PON),
天生就是為解決帶寬問題而生的,
所以支持高帶寬當然是其強項了,
P2MP架構符合網絡流量收斂模型,
比如通過靈活分光比配置,
動態調整帶寬,可輕松實現單用戶萬兆帶寬,
而且不需要更改網絡布線。
Round 3 業務支持能力PK
采用“以太全光”,受限于傳統以太網的網絡架構,在高校、大型園區等大規模復雜組網場景的應用中,語音、數據、視頻、安防需要單獨組網,建網和維護成本大大提升,而用了“POL無源全光”,一根光纖實現多網合一,簡單又經濟。
聽完這場對決,大家應該也能明白了。
以太全光僅僅將傳輸介質換成了光纖,還保留了傳統的三層組網架構,匯聚交換機需要單獨供電,增加了故障率;多業務需獨立組網,維護難度大;未來網絡升級需要大規模更換交換機。
而真正的全光網(例如POL無源全光),從介質到架構全面升級,真正做到了二層架構的極簡。無源匯聚,綠色節能,一網全場景,一纖全業務,網絡可平滑演進。
另外,POL無源全光亦是行業認可的構建園區全光泛在接入的基礎,是F5G在園區場景的部署實踐?!皞b之大者,為國為民”真正的俠士,一定是為群眾(用戶)解決困難(需求)的人!